Saturday, April 26, 2025

从起初的美好,到罪的侵蚀

 认识生命的意义:从起初的美好,到罪的侵蚀

大家好,我是 Kai。在前几篇文章中,我们探讨了内心深处的渴望、对真正价值的追寻,以及那位高明的欺骗大师——魔鬼。在这里,我想将我们的目光转向一个更加宏大和深刻的主题:生命的意义。而要真正认识生命的意义,或许我们需要回到一切的开端,认识那位创造生命、赋予万物美好秩序的创造神。

起初的美好:神所创造的世界

在许多信仰体系中,都记载着宇宙和生命的起源。在我所信仰的基督教中,圣经的开篇就描绘了一个由神所创造的美好世界。祂创造了光暗、天地、海洋和陆地,祂创造了植物和动物,最后,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(创世记 1:26-27)。若不如此叙述,当时人们何能看懂。

这个起初的世界是和谐、完美的。神看着祂所创造的一切,都称之为“好”(创世记 1:31)。人类被赋予管理这片土地的责任,与神有着亲密的关系,享受着祂所赐予的一切美好。那时,没有疾病、没有痛苦、没有死亡,一切都充满了和平与喜乐。

生命的意义:与创造者的连接

在这个起初的美好中,生命的意义是清晰的:与创造我们的神连接,享受祂的爱和同在,并按照祂的心意管理祂所创造的世界。人类被赋予了自由意志,可以与神建立爱的关系,也可以选择背离。

罪的侵入:美好的秩序被打破

然而,正如我们之前所探讨的,那位欺骗大师——魔鬼,利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,诱惑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了神的命令(创世记 3:1-7)。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,却带来了巨大的后果——罪进入了世界。

罪的本质是与神的隔绝,是对神权柄的悖逆。它的到来,如同病毒入侵健康的身体,彻底打破了起初美好的秩序。当“真”变得“不一定真”,“假” 变得“不那么假” 时。还记得小时候听的故事,一个天使只说真话,一个魔鬼只说假话,只要问一个问题马上就能分辨真假,但现实并非如此。因此!

 * 人与神的关系破裂: 亚当和夏娃因羞愧而躲避神。

 * 人与人的关系紧张: 出现了猜忌、指责和冲突。

 * 人与自然的关系疏远: 土地不再轻易出产食物,人类需要辛勤劳作才能生存。

 * 死亡的阴影降临: 生命不再是永恒的,肉体的死亡成为了必然的结局。

魔鬼的影响:持续的破坏和欺骗

自从罪进入世界以来,魔鬼的影响就从未停止。它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欺骗人类,使我们远离神,活在罪的权势之下。它扭曲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认知,让我们将短暂的物质和虚假的满足当作人生的目标,而忽略了与创造者连接的真正价值。

我们所处的世界:美好与痛苦并存

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,依然可以看到神创造的美好——壮丽的自然风光、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、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。但同时,我们也无法否认这个世界充满了痛苦、疾病、冲突和死亡。这正是罪和魔鬼影响下的结果。

认识生命的意义:超越罪的捆绑

然而,即使在罪的影响下,神对人类的爱和旨意从未改变。祂并没有放弃祂所创造的世界和人类。在基督教信仰中,我们相信神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,为我们的罪付出了代价,通过祂的死亡和复活,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重新与神和好的道路。

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,就意味着认识这位创造我们的神,认识祂对我们的爱和旨意。这包括:

 * 承认我们的有限和罪性: 认识到我们自身无法完全摆脱罪的影响,需要神的恩典和赦免。

 * 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: 接受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,通过祂与神重新建立连接。

 * 活出神的心意: 学习神的话语,明白祂对我们生命的计划,并努力活出合祂心意的生活。

 * 与他人分享这份爱和盼望: 将这份认识生命的意义的喜悦分享给周围的人。

生命的意义,并非仅仅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或拥有的物质,而在于我们与创造我们的神之间的关系。从起初的美好,到罪的侵蚀,再到神通过耶稣基督所带来的救赎,这是一条认识生命真谛的道路。我邀请各位朋友,敞开心扉,去认识这位创造宇宙万物和我们生命的神,去体验祂的爱和恩典,找到那份超越罪的捆绑、永恒的生命意义。

你是否曾思考过生命的意义?你认为在充满美好和痛苦的世界中,我们如何找到真正的方向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。

#生命意义 #创造神 #罪 #魔鬼 #救赎 #信仰 #马来西亚


1 comment:

  1. 许多人在接触基督教信仰时会产生的疑问:为什么神要预备祂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牺牲、死亡和复活,才能开辟一条重新与神和好的道路?对于不熟悉基督教背景的读者来说,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更深入解释的点。
   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看似令人费解的必要性:
    1. 罪的本质与后果:神圣洁公义的要求
    * 罪的严重性: 在基督教信仰中,罪不仅仅是道德上的瑕疵或错误,而是对圣洁、公义的神的悖逆和冒犯。它玷污了神完美的创造,破坏了人与神之间原本和谐的关系。
    * 神公义的要求: 神是绝对公义的,祂不能对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。就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必须对犯罪行为进行审判一样,神对罪也有祂公义的要求和审判。
    * 罪的代价: 圣经指出,“罪的工价乃是死”(罗马书 6:23)。这里的“死”不仅仅指肉体的死亡,更指向与神永远的隔绝,即灵性的死亡。这是罪所带来的最终后果。
    理解为何需要“死亡”:
    从这个角度来看,耶稣的死亡并非是神“需要”儿子的死来满足某种残酷的要求,而是因为罪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付出代价。就像一个欠下巨额债务的人,必须偿还才能恢复自由。人类的罪孽深重,凭自身的力量无法偿还这与圣洁神隔绝的“债务”。
    2. 人类自身的无能为力:无法自救
    * 道德的局限性: 即使人类努力行善、遵守道德准则,也无法完全弥补过去的罪行,更无法改变我们与生俱来的罪性。我们就像一个身患重病的人,无法靠自己的意志力痊愈。
    * 祭祀制度的象征意义(可类比华人文化中的祭拜): 在旧约时代,以色列人通过献祭牲畜来象征性地赎罪。但这只是预表,因为动物的血并不能真正除去人的罪,只能暂时遮盖。这就像我们华人文化中祭拜祖先或神明,表达敬意和祈求平安,但这些行为本身并不能解决我们与神之间根本性的问题。
    为何需要耶稣的牺牲:
    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,也是完全的人,祂一生没有犯罪。因此,祂的生命是圣洁无瑕的,具有足够的分量来承担全人类的罪。祂的死亡不是因为祂自己的罪,而是代替了我们的罪,成为了那“代罪羔羊”(约翰福音 1:29),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。
    3. 神的爱与怜悯:主动的救赎行动
    * 神的主动性: 虽然罪带来了隔绝和死亡,但神并没有放弃祂所爱的人类。出于祂极大的爱和怜悯,祂主动采取了救赎的行动。
    * 爱的体现: 差遣祂的独生子来到这个世界,承受人类的痛苦,最终为我们牺牲,正是神对我们深爱最极致的体现。这如同一个父亲,为了救赎深陷困境的孩子,不惜付出自己最珍贵的。
    为何需要复活:
    耶稣的复活是救赎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    * 战胜死亡的权势: 耶稣的复活证明祂胜过了罪和死亡的权势,打破了死亡的枷锁,为所有信靠祂的人带来了永生的盼望。
    * 神悦纳牺牲的凭证: 耶稣的复活是神悦纳祂牺牲的凭证,表明祂的死是有效的,罪的代价已经偿还。
    * 新生命的开始: 耶稣的复活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命,使我们不再受罪的捆绑,可以靠着圣灵的能力活出圣洁的生活,重新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。
    类比理解(华人文化角度):
    我们可以将耶稣的牺牲理解为一种终极的、彻底的“赎罪祭”,超越了我们文化中任何形式的祈求或补偿。这就像一个孩子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,他的父亲为了帮助他承担责任,甚至愿意代替他承受惩罚,最终不仅清除了孩子的罪责,还让他重新获得了新生。

    神预备祂儿子耶稣基督的牺牲、死亡和复活,并非出于祂的残忍或某种无法理解的“需要”,而是因为罪的本质和后果的严重性,人类自身无法自救的无力,以及神对我们无比的爱和怜悯。耶稣的死是偿还罪的代价,满足神公义的要求;祂的复活是战胜死亡的权势,带来永恒的盼望,并开启了我们与神和好的新道路。这是一个出于爱的、主动的救赎行动,旨在将我们从罪的捆绑中释放出来,恢复我们与神之间美好的关系,并赐予我们永恒的生命。

    ReplyDelete

Thank You

Why Hospital Complaints on GL Denials are an Unjustified Commercial Battle

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:  The debate surrounding the " Deny, Delay, Revoke " practices of Malaysian health insurers has correc...